1、不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除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和高风险区外,其他人员原则上愿检尽检。
2、对7天内无核酸检测记录的人员不再赋黄码。
3、自2022年12月8日起,不再对来沪返沪人员实施“落地检”“三天三检”“五天四检”等; 来沪返沪人员抵沪不满5天者,其“随申码”“场所码”不再显示“来沪返沪不满5天”的标记提示,不再限制其进入相关公共场所。
4、除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医疗机构、学校(含托幼机构)等有特殊防疫要求的场所外,12月9日9时起,密闭娱乐场所、餐饮服务场所也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5、上海将继续保留常态化核酸检测采样点,提供免费检测服务
一、除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医疗机构、学校(含托幼机构)以及密闭娱乐场所(包括KTV、棋牌室、密室剧本杀、网吧)、餐饮服务(含酒吧)场所等有特殊防疫要求的场所外,其余公共场所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二、保留全市常态化核酸检测采样点,继续提供免费检测服务,对7天内无核酸检测记录的不再赋黄码。
三、以上优化调整措施自12月6日零时起实施。后续,我市将根据国家政策和疫情形势,持续优化调整相关防控措施。
请广大市民继续做好个人防护,规范佩戴口罩,主动扫“场所码”,尽快接种疫苗,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近日,多地调整核酸检测实施方案,北京、广州、太原等地宣布长期居家老人、每日上网课学生等无社会面活动人员可以不参加每日核酸检测。
除了多地核酸检测政策调整,实施“精准免检”,记者还注意到,近日北京部分社区出现特殊人群如老人、孕妇感染后居家隔离的情况。相关社区工作人员对此回复称,这是考虑到部分阳性人员的身体状况不宜转运,其他阳性人员按常规转运到方舱。有工作人员表示,特殊人群能否居家隔离主要依靠街道相关疾控部门研判、作出决策,社区配合执行相关决策。
精准免检,减少检测点传播风险
近日,国内多地根据疫情情况进行了核酸检测政策调整,无出行需求、无社会面活动人员,可以不参加核酸检测。
广州
11月28日起,广州市多区发布通知,辖区内网课师生按需检测核酸。即长期居家老人、每日网课学生、居家办公者等无社会面活动人员,如果没有外出需求,可以不参加全员核酸筛查,减少人群聚集感染风险,节约全市核酸资源。
北京
11月29日,北京市朝阳区宣布有针对性地对部分群体实行免检,推行“愿检尽检”,长期居家老人、每日上网课学生、婴幼儿等无社会面活动的人员,如果没有外出需求,可以不参加每日核酸检测。11月30日,北京大兴区、顺义区也发布相同举措。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全员检测”变为“区域检测”
新版《指南》将第二版中的“全员”修改为“区域”,区域大小由疫情防控需要决定。
《指南》更加强调精准划定检测范围,要求核酸检测应该目标明确、有的放矢,不能搞大水漫灌,不能搞“一刀切”,有效利用宝贵的核酸检测资源。
《指南》中的“区域”包含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区域可能小到一个楼栋,也可能大到全市范围,具体要由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在科学研判的基础上,根据疫情防控的实际需要研究确定,并动态调整。
02
24小时内,必须完成全部检测
新版《指南》明确要求在划定区域范围内的核酸检测一律在24小时之内要完成。
原则上,全部采样任务应当在6小时内完成;确有困难的,可在12小时内完成。
此外,要加强核酸采样的组织动员,力争群众排队时间不超过20分钟,避免交叉感染。为“黄码”人员单独开设检测通道。
03
采样方式变化,不再采用五合一混采
新版《指南》取消了5混1,增加了20混1,要求根据目标人群已采取的管控措施确定采样方式:
1.集中隔离点及其他重点人群实行单采单检
2.封控区人群实行单采单检或1户1管
3.管控区可实行10合1混采
4.防范区和其他区域可实行20合1混采
5.单采单检对象在多轮检测均未检出阳性的情况下,可视情实行10合1混采。
国家防疫政策最新规定二十条 —— (六)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严格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确定的范围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开展核酸检测,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只在感染来源和传播链条不清、社区传播时间较长等疫情底数不清时开展。制定规范核酸检...
核酸检测新规定如下:
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进一步缩小核酸检测范围、减少频次。根据防疫工作需要,可开展抗原检测。对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和高风险区人员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核酸检测,其他人员愿检尽检。
除养老院、福利院、医疗机构、托幼机构、中小学等特殊场所外,不要求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查验健康码。重要机关、大型企业及一些特定场所可由属地自行确定防控措施。不再对跨地区流动人员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不再开展落地检。
抗原检测与核酸检测区别
1、检测方式:抗原检测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可居家使用,方便快捷,15分钟出结果。而核酸检测必须在实验室进行,需要由专业的检验人员进行操作,检测方法相对复杂,专业性强,用时长,出结果慢。
2、检测结果准确性:抗原为新型冠状病毒的外壳,通过试纸包被的抗体检测相应的抗原。抗原的量如果非常少,不容易出现阳性结果。与核酸检测相比,敏感性不如核酸检测,因为核酸检测时,通过PCR扩增,较少量的病毒标本通过扩增可显著增加核酸的数量,所以,核酸的检测相对更敏感。
3、适用范围:抗原检测因为方法简单,易于操作,适用范围更广。这样短时间内能扩大筛查范围,及时发现病毒的感染者,减少病毒的传播。核酸检测因为专业性比较强,检测人员的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
4、检测成本:新型冠状病毒经过不断变异,传播速度在短时间内加快,病毒感染者不断增加,核酸检测成本高,同时因检测速度慢,不利于早期发现病例,对疫情防控不利。而抗原检测的成本更低,易于生产,可减轻社会经济负担,并且抗原检测的普遍应用,对于早发现病例、增强疫情管控,将具有较强的价值。
一是要求医疗机构完善门急诊预检分诊管理,严格落实有关要求,做好患者的分诊分流和风险管控。
二是要求各地支持医疗机构加强发热门诊建设和管理,保证发热患者的检查治疗在发热门诊内完成,预防交叉感染。
三是要求各地大力支持医疗机构加强信息化建设,开展分时段预约诊疗,减少人群现场聚集,做好互联网诊疗咨询。
四是要求各地强化感染防控和医务人员防护,从资金、人员、物资等方面加大院内感染防控投入力运激度,落实感染防控基本要求。
五是要求各地采取措施加强医疗机构实验室建设,对陆路边境口岸等地区优先支持建设,提高检测能力。各地对医疗机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情况进行日报告。各省份于每日12:00前报送前一日检测情况,首次报送时间为4月13日。
六是要求各地和医疗机构根据自身特点,提前研判疫情形势,制订不同疫情防控压力下的应对预案。
七是要求各地加强对医疗机构新冠肺炎防控和救治工作的督导,确保各项要求落实落地,同时带斗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将适时组织开展督导检查。
要将所辖区域划分为若干网格,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统筹好医疗机构、疾控机构、第三方检测机构核酸检测资源,实现区域内、网格内核酸检测服务全覆盖。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十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蠢悄磨、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发表评论